国际海洋工程师协会
国际疏浚协会联合会
亚洲船东协会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
中国港口协会接驳分会
中国船东协会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
中海油
中国船舶
中交股份
中集集团
中远海运
招商集团
上海港集团
天津港集团
浙江港务集团
宁波舟山港集团
山东港口集团
河北港口集团
厦门港口集团
中国船级社
俄罗斯船级社
意大利船级社
荷兰鹿特丹港
德国汉堡港
韩国釜山港
斯里兰卡港
新加坡港
天津海事局等
博览会组织单位:
深圳市人民政府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
博览会承办单位:
德励国际会展集团
振威国际会展集团
深圳振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博览会执行招展单位:
励兴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战略支持媒体:
中国航运在线\海工人\风电圈网\海事服务网\龙de船人\龙船招聘网\龙船风电网\船海装备网\全球阀门网\点船网\仪表网\......
前言技术:外高桥造船无人机“飞检”模式全面应用
无人机“飞检”项目是外高桥造船应用新兴科技,推动实现船舶数字化检验的重要抓手。自2021年首次无人机试点检验成功以来,经过一年多的深度探索,无人机“飞检”模式已经在公司大型邮轮、民船和海工三型产品领域实现了全面应用。
无人机“飞检”有安全、高效、降本三大优势
以空船称重检验为例。在传统模式下,船东、船检、船厂三方检验人员必须乘坐拖轮绕船一周,才能获得相关数据。数值易受到拖轮波浪影响,且拖轮租用成本较高,人员在拖轮上动态作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飞检”模式下,工作人员在岸上通过操纵无人机仅需15分钟即可完成船舶称重的数值读取和记录,不仅消除了水上作业的安全隐患,节省了拖轮成本,提升了数据精准性与时效性,还可以充分利用无人机灵活机动的特点,全方位的拍摄存储高清的影像资料,为船舶数据采集管理提供支持。
不断提升“飞检”技术,拓展应用范围
2021年10月27日,公司联合中国船级社(CCS)顺利完成了21万吨散货船空船称重项目的无人机试点检验,迈出了船舶数字化检验的关键一步。截至目前,无人机“飞检”模式已经在大型邮轮、21万吨纽卡斯尔型散货船、15.8万吨苏伊士原油轮、11.9万吨阿芙拉型双燃料成品油轮、230万桶“通用型”FPSO等船型领域落地应用,累计应用近20次,无人机“飞检”技术不断成熟完善。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12月17日,国产首制大型邮轮坞内起浮期间,无人机“飞检”技术成功实现应用。经测算,坞内起浮时水线恰好位于船艉平底处,无法利用常规方式读取水尺。公司与中国船级社成立联合检验小组,并创新运用5G+实时远程技术,克服了坞内无人机GPS信号不稳定、系泊缆绳布置复杂等挑战,有力保障了无人机抵近、稳定飞行,邮轮坞内起浮称重工作顺利完成。
今年公司还联合劳氏船级社(LR)共同探索无人机在舱室结构状态检验、船体外板平整度检查等方面的适用性。外高桥造船无人机“飞检”模式获得了众多船东、船检的高度认可与支持。
打造数字化检验模式,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当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势不可挡,尤其是在疫情环境下,企业对智能设备、数字工具的依赖性逐渐提升。公司紧跟数字化变革浪潮,持续探索智能终端、数字化先进技术等在船舶制造领域的应用,构建外高桥造船数字化质检模式,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