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组织机构
特邀指导与支持单位:
国际海洋工程师协会
国际疏浚协会联合会
亚洲船东协会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
中国港口协会接驳分会
中国船东协会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
中海油
中国船舶
中交股份
中集集团
中远海运
招商集团
上海港集团
天津港集团
浙江港务集团
宁波舟山港集团
山东港口集团
河北港口集团
厦门港口集团
中国船级社
俄罗斯船级社
意大利船级社
荷兰鹿特丹港
德国汉堡港
韩国釜山港
斯里兰卡港
新加坡港
天津海事局等
博览会组织单位:
深圳市人民政府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
博览会承办单位:
德励国际会展集团
振威国际会展集团
深圳振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博览会执行招展单位:
励兴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战略支持媒体:
中国航运在线\海工人\风电圈网\海事服务网\龙de船人\龙船招聘网\龙船风电网\船海装备网\全球阀门网\点船网\仪表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新闻> 双碳资讯:上海市首个批量内河纯电零碳集装箱船项目正式落地



双碳资讯:上海市首个批量内河纯电零碳集装箱船项目正式落地
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的浦东,正紧紧抓牢绿色低碳航运产业链创新和重塑带来的“换道超车”新机遇,关注相关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生态打造。1月18日下午,在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和上海海事局的指导下,浦东新区航运服务办公室携手浦东海事局在白莲泾码头“申城之光”号江船上举办“打造‘浦东绿色智慧航运生态’合作倡议发布暨首批零碳纯电集装箱船舶签约仪式”。
会上传出重磅消息:上海市首个批量内河纯电零碳集装箱船项目正式落地。作为国内首次使用“船电分离、电池银行”的商业模式,该项目的启动作为绿色金融与绿色航运“产融结合”发展的新探索,将开启浦江零碳货运新篇章。
将“脱碳”降本难题进行“分解”
推出行业内首个“船电分离,电池银行”商业模式
当前长江流域内河船舶约11.5万艘,70%超过15年船龄,长江内河与出口新能源船舶发展空间极为广阔。如何进一步为航运产业链企业降低“脱碳”成本?浦东推出的行业内首个“船电分离,电池银行”商业模式将难题进行了“分解”。
针对新业态带来成本痛点,浦东新区协同中船租赁,推出行业内首个“船电分离,电池银行”商业模式,由专业租赁公司、电池厂商、换电运营商和回收综合利用企业等持有与管理电池,船东按电量支付能源费用,有效解决电动船初期投资较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痛点,为新能源船舶批量化应用提供创新综合解决方案。
随着上海市首个批量内河纯电零碳集装箱船项目的正式启动,中船租赁投融资、汉唐航运营运的20艘纯电内河船、未来20艘纯电江海直达船,以及配套的批量集装箱式动力电池组、码头新能源基础设施将落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中国船舶集团、国电投集团、中远海运集团、上港集团、上汽集团、青山集团成员单位将共同参与项目建设,全部交付后,预计船舶与电池总投资超10亿元。
浦东新区内河应用场景较为丰富,外高桥港等区域将为绿色智慧技术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据悉,本次签约的20艘内河+20艘江海直达纯电动船,将在黄浦江和外高桥-洋山江海接驳运营,是全国绿色智慧船舶规模化应用的首次尝试,迈出内河纯电标准化船型与绿色零碳物流发展新步伐。
聚焦绿色智慧及全新零碳智慧航运
浦东积极探索产业链创新
当前,上海正牢牢把握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展航运保险和仲裁、补齐航运科技短板、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能级水平。据行业预测,未来10年全球绿色船舶投资将达1.6万亿美元,绿色技术投资更是高达2.5万亿美元。上海集聚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等船舶设计、建造企业,正积极研发成本收益合理的绿色智慧船舶,绿色船队规模将逐步拓展。
航运“脱碳”迫在眉睫。浦东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已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圈,拥有非常丰富的应用场景。随着首批项目的启动,下阶段浦东航运办将协同政府和市场各类主体,聚焦绿色智慧及全新零碳智慧航运生态链发展,积极探索产业链创新和重塑。
在本次的签约中,浦东就积极引入中船租赁(全球最大的非银行系船舶租赁企业)与上汽集团(中国第二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宁德时代(全球最大的电池制造商)合作的船舶动力电池研发和制造项目,有效弥补产业链的薄弱一环。
同时,浦东还加大力度推动绿色智慧产业链上下游达成新的合作发展。包括支持动力电池、设计制造、绿色物流、港口基建、船东船管、融资租赁、保险仲裁、海事监管等在内的新能源船舶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新业态、新模式正给行业发展带来变革,发挥自贸试验区、引领区改革创新优势,浦东将为产业生态提供立法标准等制度保障。如电动力船的驾驶培训、绿色金融、绿色保险等服务产品在创新的同时也为行业监管提出新问题、新挑战。
针对新难点,浦东将围绕航运绿色发展趋势,协同交通、海事、金融监管等部门,在新业态立法、标准、规则、规制等领域,开展积极探索,比如构建更完善的船舶能效制度评价体系,研发相关指数和行业标准,形成绿色航运科技—产业—金融—服务监管的良好生态。
发挥“头雁效应”
构建浦东新区绿色智慧航运生态圈
全球航运业将加速进入减碳甚至零碳的时代,碳减排成为航运业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浦东再次发挥引领作用。
浦东航运办和浦东海事局,协同绿色低碳产业链主体,从动力原料生产、设计、制造、物流、港口服务、船东、船管、融资、保险、仲裁、人才等全产业链到政府监管部门、业界专家,推出打造“浦东绿色智慧航运生态”合作倡议书。仪式上,浦东新区航运办、浦东海事局、中船租赁、上港集团、中国船东协会、BIMCO、AI+海洋科创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35家绿色智慧航运产业链企业、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作为第一批实践者共同参与发布。近100家产业链相关企业共同见证仪式。
倡议包括以下九方面内容:倡导绿色智慧发展理念、构建合作共赢产业生态、推动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推动绿色航运金融创新、建立绿色航运标准规则、推动航运ESG发展、创新绿色航运监管体系、引育绿色智慧航运人才、加大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目前正处于从“基本建成”迈向“全面建成”的关键阶段,顺应航运智慧绿色发展新趋势,全力打造世界级航运枢纽;通过绿色低碳生态圈的打造,将集聚各方力量发挥浦东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头雁效应,共同打造浦东新区绿色智慧航运示范区,全面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和全球资源配置力。